网站首页>理论学习
建设精神富有的中国式现代化
2025-09-01 09:31:11    来源:西藏日报    阅读量:

建设精神富有的中国式现代化

董芳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精神富有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在资本逻辑主导下,片面强调物质生产,衍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价值观。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注重人的精神需求。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着眼于物质生活的丰裕富足,更聚焦于精神世界的充盈饱满,高度关注人的思想、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从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到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从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从开展全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到弘扬生态文化等,全方位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承载着人的物质精神共富的目标追求。共同富裕既要求人民物质生活富裕,也要求人民精神生活富裕。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生产力,生产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精神富有意味着人民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建设精神富有的中国式现代化,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将其融入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等各个环节,让人们在实践中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要传承中华文明。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依托数字化手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社区、企业,通过举办展览、演出、比赛等活动,让更多人领略中华文明魅力,厚植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追求。精神富有既体现为个体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提升,也反映出社会整体精神风貌的积极向上。个体精神富有聚焦于个体内在精神品质:拥有坚定的信仰与崇高的理想,具备深厚学识与高尚品德,自信自强、敢于担当。社会精神富有着重于社会整体精神状态:全体成员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社会道德风尚良好,创新活力竞相涌流,民族凝聚力强,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个体精神富有与社会精神富有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个体精神富有是社会精神富有的基石。当每一个个体都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时,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社会精神富有为个体精神富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一个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激发个体追求精神富有的内在动力。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等,都为个体提供了广阔的精神文化空间,让个体能够在其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本文为2022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SKGH381。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责任编辑:路静

推荐阅读>>

雪域“雏鹰”在重庆开启无人机“首战”

西藏自治区2025年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健步走在拉萨举行

中国(拉萨)澳门经贸推介会在澳门举行

中央广电总台“心连心”艺术团赴西藏开展慰问演出

主办:中共那曲市委员会宣传部
(C)2005—2020那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藏B2-4-20120003    
nqxww.cn备案号
:藏ICP备2021000324号-1     xznqnews.com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324号-2
那曲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896-3335415|举报邮箱:xznqjubao@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