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那曲要闻
申扎县建县60年来生产总值实现了0.10亿元到5.81亿元的历史性跨越
2019-08-20 11:32:46     来源:西藏日报     
0

一甲子风雨孕育春华秋实,六十载岁月铸就峥嵘辉煌。申扎建县之初,民生多艰,百废待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申扎人民,创造了历史上两次北迁的伟大盛举,以战天斗地的开拓精神开发了“无人区”,为成立共和国最年轻的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创造了为后世所讴歌的“申扎开拓精神”。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团结带领下,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奋力开创了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新局面。

社会局势和谐稳定

1959年前的申扎,还处在农奴主的强权统治下,广大牧民群众不甘压迫,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历经了申扎战役和文革一段时期的动乱,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努力维护下,申扎社会长期保持着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如今,全县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决进行反分裂斗争,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构建群防群治社会格局,加强社会面防控,严防重点领域,实现了“三无”“三不出”目标,保障了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面稳定、长期稳定。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维护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群众淡化宗教消极影响,过好今生幸福生活。

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1959年以前,申扎经济落后,毫无发展活力,广大牧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状况极其艰难,几乎没有独立生产资料,生活十分窘迫。

建县以后,特别是民主改革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着力凝聚人心、改善民生,经济发展稳步增长,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据统计,申扎县生产总值实现了从1991年的0.10亿元到2018年的5.81亿元的历史性跨越;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9年的1440.79元增至2018年的10031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980年的148.1万元增至2018年的2692万元;项目投资从1960年的40万元增至“十三五”时期的3.35亿元;金融机构存款、贷款额分别从1962年的18万元、6万元增至2018年的11.44亿元、3.78亿元。全县人口从1979年的9842人增至2018年的22067人。牲畜存栏从1963年的46.50万头(只、匹)增至2018年的56.79万头(只、匹)。

脱贫攻坚扎实有效

贫困是长期以来困扰申扎的历史性课题。1959年前的申扎,贫困程度深,广大牧民群众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只有无限的压迫和摧残,没有任何的社会救助和组织帮扶。1984年全县共有困难户455户1876人,扶贫工作进一步开展。

2016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脱贫目标任务,构建了“9+2+10”组织体系,创建了“党建+”扶贫模式,制定了“10+4”脱贫举措,坚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区市党委的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按照抓重点、促全面、保脱贫的基本思路,加大了精准识别力度,着力控制贫困发生率、返贫率、错退率,目前已累计脱贫612户、2590人,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38%下降至2018年的24.2%,已实现11个村整村退出。

民生改善着力增强

1959年以前,广大申扎牧民群众吃不饱、穿不暖,居无定所,毫无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建县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以后,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带领下,狠抓民生改善第一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了从1959年对困难群众的基本救济到民生改善力度不断加强的转变。

现今,全县牢牢把握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主线,就业保障不断强化。着力保障住房安全,住房保障不断加强。合理设置优化了开复工及发放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审核程序,严防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农民工权益保障不断强化。深入推进医疗制度改革,公共医疗服务更加完善。注重保障残疾人士权益,实现残疾人士平等享受社会改革发展成果。落实特困人员生活补助资金,着力强化特困人员服务保障。实施“金翅膀工程”,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十件实事,逐步优化完善民生改善服务体系。

医疗事业不断发展

1959年以前,申扎没有一所现代化的正规医院,医疗事业薄弱,医疗水平十分低下,面临缺医少药的困境,牧民群众看病就医十分艰难。1967年县人民医院成立,规模较小,医务人员少。如今,县人民医院占地面积扩大至16500平方米,医疗技术逐步提升。

同时,藏医事业得到较好发展。1987年,申扎县藏医院成立。2017年以来,在中信集团援助下,投入资金4200万元,实施藏医院整体搬迁工程,项目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0平方米,并于2018年年底竣工通过验收。申扎县藏医院现有床位48张,年接诊量达38900人次,住院患者达1228人次,年总收入367万余元。藏药生产良好,生产的藏药品种达135种(其中咔嚓类7种、仁青类藏药8种、普通藏药120种),藏药收入约136万余元。

申扎县医疗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实现了各种医药、设备、医师、技术从无到有,医疗条件显著改善,人均寿命达到68岁。

教育事业深入推进

1959年以前,申扎没有正规的教育机构或场所,牧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难以保障。

建县后,申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实现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质的转变。1962年,申扎县只有一所公办小学,没有正规的幼儿园,幼儿班附设在小学内。如今,申扎县有中学1所、完小4所、初小5所、幼儿园22所;全县学生共4091人,小学升学率100%,中学升学率98%,学前毛入园率93.95%,小学净入学率99.95%,初中毛入学率100.5%;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82%。

从幼儿园到大学,申扎县严格落实好教育“三包”政策、“两金”补助,逐步实现5个100%的硬任务。积极探索“6+1+3”乡镇学校寄宿制办学模式,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幼儿园成为草原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在中信集团的无私援助下,申扎县建成了8所平均海拔4850米以上的村级幼儿园,初步形成了高原村级幼儿园群落。这些幼儿园辐射周边15个村,吸纳幼儿240多人,604个家庭2752人从中受益,更多的孩子初步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学的梦想。央视一套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天河——献给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对村级幼儿园群落以“小野花开遍申扎的山冈”比喻教育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

1959年以前,申扎属于高原部落时期,农奴制社会几乎不言生态文明保护。1959年以后的一段时间,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以加大草原建设,遏制草场退化、沙化为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紧扣蓝天、碧水、净土,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河(湖)长制”主体责任,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加大了河湖保护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全县42名野生动物保护员、64名湿地监管员、508名湿地管护员作用,确实维护好野生动物栖息环境。2018年全县环境质量指数达到95%以上,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1959年以前,申扎全面笼罩着农奴主的统治。1959年8月1日,对申扎党的建设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性意义。1959年,从党组、临时县委的建立再到中共申扎县委员会的成立,党始终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党的建设逐步加强。

如今,在中共第七届申扎县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成了包括5个党组、8个乡镇党委、41个县直机关党支部、1个公安局党委、1个教育党总支、62个村党支部、3223名党员的坚强战斗党组织。县委始终坚决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加强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理论武装得到了加强,党在牧区的执政根基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着力推进,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坚决守住,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回望艰辛岁月,筚路蓝缕历历在目;展望美好前景,坚忍奋进生生不息。广大申扎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全国一道阔步迈进新时代。

责任编辑:李飞

推荐阅读>>

那曲至拉萨段公路改建工程有序推进

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段公路改建工程于2018年全线开工,目前该项目有序推进中。

那曲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通过“双认证”

那曲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成为全球海拔最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

那曲市各驻村工作队精准开展驻村工作

今年以来,那曲市各驻村工作队以实际行动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精准开展各项驻村工作。

那曲林堤牧人的“生意经” 

林堤村合作社2018年获利27万元,全村68户351人,平均年底每户分红3000元。

主办:中共那曲市委员会宣传部
(C)2005—2020那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藏B2-4-20120003    
nqxww.cn备案号
:藏ICP备2021000324号-1     xznqnews.com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324号-2
那曲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896-3335415|举报邮箱:xznqjubao@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