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那曲要闻
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传播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
2023-12-21 09:49:43     来源:西藏日报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中华文化输入了丰富内容,与中华文化相互影响、互为促进。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充分展现新时代西藏传统文化所焕发出的新活力,更能够深入挖掘其内在的优秀基因和精髓内涵,对于增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推动西藏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运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坚持以守正创新为根本、以融入大局为责任、以数字媒介为载体、以文化符号为标识、以文化产业为抓手,不断拓展文化传播路径,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播格局中焕发荣光。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标志性成果,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与总结,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在“守正”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继续向前、发扬光大和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在继承发扬经典的同时,融合新的时代内容,树立科学的观念,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旧”的表现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其现代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要明白守的“正”,就是要符合中华文化共同性的正道、原则和规律;创的“新”,就是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民族进步需求的创造、改进和发展。只有不断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赋予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机和活力。

融入国家战略传播体系大局,善于议题设置。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国家力量,要注重把握大局,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中去审视、加工和提升,不断推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艺术作品。要不断拓宽传播路径,以参与各种国家级仪式、活动等作为媒介,因势利导引入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传递集体情感,通过对设定场景、仪式活动的阐释,加深公众的理解和认知。要积极融入国家对外传播体系,发挥“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藏博会等品牌传播优势,加强对象化阐释和时代化解读,创新展现形式,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名片。要善于运用国家各级主流媒体,在各类重大主题宣传中,强化选题策划和议题设置,根据传播主体的角色与定位,打造与受众的共同话题,增进大众对于西藏优秀传统文化话题的参与度、认同感。

深入挖掘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打造文化符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文化符号标识明显,要加大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投入保护力度,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记忆,创新文字符号的表现形式,聚力推出一批国家象征、时代精神、红色文化、人文地理等文化符号,通过学校、图书馆、演艺中心、科教场馆、旅游综合体、各类媒介等平台进行多元化展示,打造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通过“以文化人”凝心聚力,以动静态结合的文化符号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

把握数字时代文化传播规律,转换传播语态。文化内容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是有效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代方式。互联网打破了文化对外交流的地域限制,数字媒介则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和情感表达。要聚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对西藏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和“二次编码”,做好数字文化内容供给,进行跨文化语境的数字话语转变。要将数字化作为一种重要传播方式和途径,发挥数字媒介的传播优势,辅以VR、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视觉技术,让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形成多重累加的传播效应,提升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知度。善于运用数字化传播平台,把握数字传播话语技巧,通过分析用户浏览习惯,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传播形式,实现传播内容的精准推送,增强文化传播的针对性、特色化和受众黏性,提升传播效果。

特色产业赋能传统文化,创新传播载体。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自身的独特性,要在中华文化这一大的框架范围内,把握文化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从实际出发,加强文化资源统筹整合,以现代科技、旅游、休闲、娱乐等为落脚点,以各种形式的艺术节、旅游节等活动为载体,重点打造一批代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节目,推出具有特色的典型文创产品,不断扩大文化项目的影响力。发挥卓舞、赛马会、扎念弹唱等非遗文化优势,加强对各类非遗项目和各级传承人优秀典型案例挖掘,整合现有制作加工作坊、非遗展示基地资源等,通过扶持培训,指导传承人创造品牌相关衍生品,持续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将非遗打造成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品牌。

(作者单位:西安航投未来产业发展集团)

责任编辑:向巴次珍

推荐阅读>>

时代楷模宝塔消防救援站公益视频

那曲奋进现代化,牧业振兴这样“画”!

西藏Z世代的梦想职业是什么?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见证...

《归来》首集《迎接》第三集!

主办:中共那曲市委员会宣传部
(C)2005—2020那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藏B2-4-20120003    
nqxww.cn备案号
:藏ICP备2021000324号-1     xznqnews.com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324号-2
那曲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896-3335415|举报邮箱:xznqjubao@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