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那曲要闻
那曲法院车载科技流动法庭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5-10-21 10:45:15    来源:西藏日报    阅读量:

嘉黎县人民法院充分利用流动法庭,将文书送到牧民家门口。

安多县人民法院雁石坪法庭干警和流动法庭来到牧区草场,进行巡回普法。

班戈县人民法院青龙东嘎人民法庭依托流动法庭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专题法治讲座。

位于藏北高原的那曲市,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是中国海拔最高、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这里氧气稀薄,条件艰苦,却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常年驰骋在草原牧场之间——那曲法院车载科技流动法庭。他们如一支司法“轻骑兵”,以车辙为笔,以草原为卷,在浩瀚的高原上书写司法为民的新篇章。

那曲市地域辽阔,农牧民群众居住分散,群众往返一趟法院动辄数百公里。为此,那曲法院持续优化车载科技流动法庭工作机制,推动司法服务从城市到乡村、从集中居住区到夏冬牧场全面延伸。通过巡回立案、调解、审判、执行、普法“五位一体”的服务形式,把主动上门与远程在线相结合,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司法就在身边。

2024年以来,那曲法院车载科技流动法庭巡回行驶80余万公里,排查案件1800余件,现场化解纠纷480余件,当场立案300余件,现场开庭80余场次,现场执行500余次,送法上门1400余次,发放便民联系卡5500余张,受教群众达20余万人次。

在双湖县,人民法院车载科技流动法庭日行千里,加强与生态管护站、行政村协作,构建“庭·站联合”生态预警网格,及时发布司法保护令和环保倡议书。在安多县,法院干警翻越唐古拉山,深入森布日生态搬迁安置点,通过“加强联络畅渠道”工作法,与群众促膝长谈,倾听民意;雁石坪人民法庭干警还主动加入格拉丹东“长江第一滴水”志愿巡护队,聘请当地党员志愿巡护队员担任生态法治巡护联络员,凝聚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的法治合力。

“干警们把司法服务延伸至搬迁安置点,实现‘离乡不离法’,用司法力量守护生态,这可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办法呀。”今年64岁的安多县老党员土旦感慨地说。

“牧民群众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从帐篷到安居房,那曲农牧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司法服务也随之提质升级。索县人民法院、申扎县人民法院以“索秀卓姆在行动”和“马上就办”的服务理念为引领,依托“法官定点挂包”机制,通过“靶向发力办实事”工作法,让流动法庭成为牧民群众与司法之间的“直通热线”。

虫草采挖季节,比如县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期。比如县人民法院车载科技流动法庭开进虫草采集区,干警们穿梭在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的偏远山区,通过“全面排查摸底数”工作法,开展普法宣传、调解纠纷,引导群众依法交易、防范风险。群众纷纷称赞:“家门口的法庭,抬头就能看见,伸手就能够着!”

“车载科技流动法庭搭到了夏季牧场,我还模拟当了一回法官呢!”色尼区古露镇乡级人大代表罗占兴奋地说,“手握法槌那一刻,我才知道它的重量是敲在人的心坎上。”

那曲法院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把“两庭”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探索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严格考核保时效”真正实现司法服务如酥油茶香般温润人心,法治保障持久绵长。“庭所共建”实践“古露经验”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第六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以科技为翼、以草原为路,那曲法院干警将司法的温度带进每顶帐篷、每片牧场。他们如格桑花般扎根高原,在海拔最高处,书写最有温度的司法篇章。

责任编辑:向巴次珍

推荐阅读>>

“西藏礼物”亮相全国城市礼物展

《我爱你,西藏》系列丛书发布

快递员见证西藏物流业“加速度”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征集意见建议

主办:中共那曲市委员会宣传部
(C)2005—2020那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藏B2-4-20120003    
nqxww.cn备案号
:藏ICP备2021000324号-1     xznqnews.com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324号-2
那曲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896-3335415|举报邮箱:xznqjubao@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