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
老西藏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雪域高原的具体呈现。这一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推进民主改革及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实践中。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核心内涵,绝非抽象的精神符号,而是由一代代“老西藏”以青春作笔、汗水为墨、生命成炬铸就的。深入挖掘老西藏精神的历史、现实和文化意蕴,不仅对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历史意蕴:传承红色血脉,铭记党的初心使命
老西藏精神的诞生,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引领西藏各族人民改天换地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它镌刻着红色政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印记,是党的红色血脉在雪域高原的生动延续,彰显着不忘来路才能更好前行的政治自觉。
回溯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十八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在极端艰苦的自然条件和极其复杂的斗争环境中,秉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成功打破了封建农奴制的黑暗枷锁,圆满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伟大使命。同时,进藏官兵展现出“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克服重重困难,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成功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两条公路,彻底结束了西藏不通公路、没有汽车的历史。
在西藏民主改革时期,面对旧势力的阻挠与破坏,广大驻藏部队官兵及西藏各族人民毫不畏惧艰难险阻,勇敢抵御暴力威胁,再次展现了“特别能战斗”的坚韧精神,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主改革的宝贵成果,确保了西藏人民彻底翻身、当家作主。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关键时期,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毅然舍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扎根于雪域高原,秉持“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崇高精神,矢志不渝地拼搏奋斗,缔造了雪域高原“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为西藏的繁荣昌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
如今,老西藏精神已然超越了具体的时代场景,犹如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指引着西藏各族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60年来,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这正是无数“老西藏”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必然结果。在新时代弘扬老西藏精神,就是要铭记党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让红色血脉在雪域高原薪火相传,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现实意蕴:弘扬奋斗精神,助推西藏繁荣发展
当前,我国正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藏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其发展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稳定、发展、生态、强边确立为西藏工作的“四件大事”。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要抓好这“四件大事”。而老西藏精神的“五个特别”内涵与“四件大事”的实践需求高度契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蕴。
在维护稳定方面,老西藏精神犹如定海神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错综复杂的挑战,老西藏精神所蕴含的“特别能战斗”特质,激励着驻藏部队官兵、各级干部在应对分裂势力破坏时,能够毫无畏惧地挺身而出,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而“特别能忍耐”的坚韧意志,更支撑他们在长期艰巨的维稳工作中,承受着高寒缺氧的严峻考验,坚守哨位,时刻绷紧安全之弦。这种精神同样感召着西藏各族人民,促使他们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凝聚起强大合力,确保雪域高原的长治久安。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老西藏精神已然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动力源”。西藏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然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支撑着一代又一代人突破困境:青藏铁路建设者在冻土区攻坚克难;援藏干部扎根基层,推动产业升级;农牧民群众积极主动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和生态旅游。实践表明,西藏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扬老西藏精神,迎难而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发展之路。
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老西藏精神被誉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守护神”。老西藏精神激励着西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者在开发过程中严格坚守生态底线;生态管护员们不惧风雪、巡护草场;科研人员在艰苦环境中持之以恒地开展生态研究。此时,“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转化为了对生态保护的坚定执着。
在强边固边征途中,老西藏精神始终是激励一代代戍边人无私奉献、军民团结的精神旗帜。在雪域边境线上,边防战士们坚守“特别能战斗”的信念,无畏恶劣的自然环境,直面各种风险挑战。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筑牢边境防线,秉持“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默默坚守在国家最需要他们的地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文化意蕴: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老西藏精神作为雪域高原独有的精神瑰宝,不仅是某一地域的文化符号,更是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与历史传承。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广大驻藏官兵、援藏干部与西藏各族人民始终同心同德、守望相助。从各族军民齐心协力修建川藏、青藏公路的历史性壮举,到新时代“组团式”援藏工作的不断深化,再到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共克时艰,民族团结的实践持续丰富和发展,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老西藏精神早已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的界限,成为连接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实情感纽带,为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老西藏精神并非尘封的历史记忆,而是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火炬。它不仅深刻凝练了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破除万难、开拓奋进的宝贵经验,更是新时代雪域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践指引,这一精神清晰昭示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需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弘扬这一宝贵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扛起时代重任,让老西藏精神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伟大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