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林芝电(记者 赵文慧 实习生 张晴)7月30日至31日,比如县精心选派驻村干部、村“两委”、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国企员工等26人组成干群交流团,赴林芝市开展学习交流与共建活动。
实地取经问道,汲取产业发展智慧。7月30日,交流团首站深入林芝市巴宜区曲古村、杰麦村、扎曲村等示范点,通过“实地看、现场学、座谈议”的方式,重点学习交流当地在“村企合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并围绕资源整合、产业选择、项目推进、管理运营及长效发展机制等关键环节,与当地干部、致富能手深入交流,积极探讨破解发展难点堵点的路径,力求将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既适用于林芝“桃花村”、也扎根于羌塘“虫草滩”的实践成果。行程中,交流团还前往立定村“解放颂”展览馆红色研学基地,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信念。
深学细悟回信,凝聚团结奋进力量。7月31日,交流团奔赴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在村党支部书记边巴的深情讲述中,成员们围坐研读回信原文,逐字逐句领悟总书记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殷切嘱托,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民至上”理念和科学方法论。在“团结颂”红色研学基地,通过一幅幅历史照片和翔实的发展历程展示,成员们见证了嘎拉村在党的领导下,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实现美丽乡村的蝶变奇迹,深化了对“民族团结是生命线”的理解,坚定了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以团结之力推动乡村发展的决心。
签约共建赋能,擘画协同发展蓝图。活动期间,两地举行了庄重的签约仪式,巴宜区嘎拉村与比如县羊秀乡嘎囊村正式签订《藏东南-藏北地区真巴(嘎拉)村·嘎囊村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协同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协议以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积极响应国家兴边富民战略,确立“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民族团结共融”目标,通过党支部联建、党员互学、产业互促等长效机制,全面深化在乡村治理、特色产业(如红色研学)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两地村干部围绕“党建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展开热烈研讨,在产业规划、民生服务、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等方面分享经验、碰撞火花,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共建合力。
据悉,此次交流学习,是一次思想上的深刻洗礼,也是一次务实的取经共建之行,搭建了藏东南与藏北互学互鉴的桥梁,为推动比如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提供了智力支撑。
下一步,比如县将以此次联建为新起点,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协同的引擎作用,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在兴边富民的征程中,奋力书写产业兴、乡村美、民族亲、百姓富的时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