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那曲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专家前往相关景区开展实地考察与论证指导。
此次论证指导工作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戴雪峰、刘家明两位行业领域专家,先后实地考察了纳木错圣象天门、色林错、当惹雍错景区,重点围绕景区范围、设施建设、服务提升、产品开发等内容,结合5A级景区、精品景区评定标准,全面评估景区现状,进一步明确了景区创建的优势与不足。
实地考察结束后,专家组对那曲旅游发展潜力、战略定位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那曲即将迎来大旅游时代。同时,通过分析背景和现状,结合当前“从特种旅游——小众旅游——大众旅游”的旅游发展过渡阶段,为景区创建的具体方向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专家组建议要明确发展定位与路径。加强差异化定位,那曲旅游应是点线游结合的,创建某个景区(景点)的同时,着重对G317等关键线路加以深入研究,将其与区内其他地区以及新疆的重要景点进行串联,并要聚焦于“高海拔特种旅游”领域,与西藏其他地区文化旅游形成互补关系,致力于打造“世界级高端旅游目的地”。要深化分类型发展。完成对旅游资源的分类考察工作,编制《那曲旅游发展类型规划》(涵盖特种、小众、大众分区),针对各类景区深入研究其在未来作为重点、优先开发、后续开发以及封闭管理的定位,避免“一刀切”的发展模式,其中大众旅游更适宜布局在国道或重点道路沿线的景区。要提升设施与服务水平。优化交通设施条件,与交通部门协同,对道路进行修缮,健全景区内部交通接驳体系;提供高原适应服务,在游客中心、酒店等场所增设氧舱设备,强化高原旅游安全宣传力度;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推行“入口区远离核心区”模式(如将游客中心设于30公里外),构建垃圾处理与污水处理系统。要坚守生态与文保红线策略。强化环境承载力评估,组建专家团队,对开发强度、山体保护、游客容量进行科学评估测算,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规避“先污染、再治理”这种高环境成本的粗放式开发模式,确保开发强度处于生态可恢复阈值内;严守文物保护红线,在景区开发进程中,确保与文物保护区保持合理避让,保障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此次论证指导,为尼玛县当惹雍错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及班戈县圣象天门景区创建精品旅游景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