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央媒区媒看那曲
雪域高原上的温暖襁褓 ——那曲市人民医院用爱守护新生命
2025-07-22 10:46:49    来源:光明日报    阅读量:

一大早,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里的灯光已亮起。田聪亮掀开保温箱帘布,小心翼翼地拿起听诊器靠近孩子的腹部,并向一旁的护士询问这个只有900克的早产儿的最新情况……

田聪亮是那曲市人民医院NICU主任,辽宁省第七批“组团式”医疗援藏专家。他所在的那曲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那医”),是全国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两人,这里极寒、缺氧,曾是整个西藏医疗资源最匮乏的地区之一。

别看那医现在有能力救治这么小的早产儿,过去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上世纪60年代儿科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没有专业的病房,没有专业的仪器,救治技术和水平也较落后。

微信图片_20250722104747.jpg

新生儿病房及NICU成立、病房升级改造、救治设备扩充、创建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近10年来,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帮助下,那医的儿科迅速发展。

两年前,得知那医创建了“那曲市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田聪亮报名参加了辽宁省第七批“组团式”援藏专家团。2024年年初,刚来援藏的田聪亮,内心有很大落差:高寒缺氧的环境,田聪亮要背着制氧机、插着吸氧管才能正常开展工作;最让他不适应的是,这里的新生儿科救治还停留在普通儿科救治的观念上。

“就拿呼吸机来说,新生儿的潮气量和一般儿童不一样,需要设置小的潮气量,以减少肺损伤。我刚来的时候,这里对新生儿用的是儿童或成人的呼吸机,医护人员把呼吸机插上就算完了,对参数没有精确调节。”田聪亮说。

就这样,田聪亮成了高原上第一个专业的新生儿科医生,开始手把手教这里的医护人员如何进行新生儿救治:在病床旁教呼吸机的运用、孩子体温的管理,开讲座讲各种疾病的临床指南,带着做脐静脉置管手术……

尽管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缺氧环境,田聪亮每天还是背着制氧机、插着吸氧管工作。“我经常需要争分夺秒地抢救,要在瞬息之间迅速做出决策和操作,如果大脑缺氧反应就会慢。”

田聪亮向记者讲起今年4月做的一例新生儿张力性气胸的胸腔穿刺手术。这个出生仅1千克的新生儿,患有呼吸窘迫症、早发败血症、肺出血、气胸、小肠坏死等疾病。住院期间,在脐静脉置管后的第2天,孩子的血氧维持得不好,拍胸片后发现孩子气胸,需要立即改呼吸机模式为高频通气,并同时抽气。“真是太凶险了,我们足足抽了有4、5升气体,孩子的心率、呼吸才终于恢复正常。我带着吸氧管,抽气时手都是抖的,这是在救孩子的命啊!”田聪亮至今心有余悸。

近10年来,像田聪亮这样的医疗援藏专家共有131人次来到那曲,培育了本土医疗技术人才225人,实现了293项新技术新项目突破,为那曲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精湛医术,不仅显著提升了那曲的医疗水平,更用仁心仁术在雪域高原铸就了永恒的医者丰碑。

责任编辑:向巴次珍

推荐阅读>>

西藏首届数字技术工程师云计算(初级)培训班开班

青藏高原人工草地面积34年来增加2.4倍

2025年网信·玄盾珠峰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开幕

西藏首批跨境支付通业务成功落地

主办:中共那曲市委员会宣传部
(C)2005—2020那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藏B2-4-20120003    
nqxww.cn备案号
:藏ICP备2021000324号-1     xznqnews.com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324号-2
那曲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896-3335415|举报邮箱:xznqjubao@sina.com